资讯首页   /   旅游攻略   /   厦门八市小吃推荐_厦门八市小吃在哪里
⭐本攻略由具有资质的相关合作旅行社或者热心网友提供

厦门八市小吃推荐_厦门八市小吃在哪里

发布时间:22-03-01

浏览:1295

八市小吃


  不游“八市”,枉来厦门。为什么?一是海鲜资源最为丰富,八市最早叫“鱼仔市”,邻近第一码头,各路海鲜源源不断地运入;二是海鲜之外,小吃档极多,大量供应当地人的缘故,都有水准;此外还有不少带点古早味的闽南用具在这也皆能找到。


  小吃更是应有尽有,一一试过的话,非把肚子撑爆不可。我的经验,记录如下,供大家参考。


  包清香:招牌芋包相当出色。把福建槟榔芋打成芋泥做皮,包住肥瘦猪肉、鲜虾、香菇、冬笋、荸荠,猛火蒸之而成。吃时加点红葱酥,淋蒜蓉辣酱,非常可口。


  陈有香:老字号的调料店,以沙茶辣闻名。沙茶,即南洋人的沙嗲,厦门人用来滚沙茶面的汤底。


  惠林土笋冻:土笋冻这种食物不必多介绍了吧,总之爱的人爱死,怕的人怕死。这家下的沙虫不少,酸萝卜更是美味。


  阿杰五香:老板阿杰,正宗漳州龙海石码镇人,当地的炸五香是闽南地区最上等的。做法简单,肉馅用五香粉拌过,包豆腐皮再炸,但好与坏之间,天壤之别。一般下点荸荠调剂口感,阿杰独辟蹊径地用洋葱代替,效果甚佳。炸时香气飘满街,生意好起来一天卖掉万条不在话下。


  面线糊


  学习厦门人的早餐,一定少不了面线糊。


  把细面线渌了,淋几勺汤即成。所谓“糊”字,要靠番薯粉作用,并非将面线煮个稀巴烂那么简单。面线只占小部分,汤的比例较高,通常熬一锅骨汤,上等铺子加一把卤过的五花肉碎,更惹味。


  老饕友人“梅玺阁主”邵宛澍兄认为,厦门和苏州这两个城市,对内脏的处理最有心得,因为白烧的手法大行其道,稍有异味即刻露马脚的关系。不见得完全正确,但厦门是内脏爱好者的天堂也是事实,除了常见的肝腰肠肚心,还有生肠、肝连和猪血呢。


  “阿玲”我试过,确实不错。汤浓,而且肥腩碎下得多,对我的胃口。上桌时撒油葱花、芹菜碎和大量的胡椒粉,对了,记得叫一碟油条,和面线糊是绝好的搭配。


  阿玲面线糊:思明区溪岸路63号之1


  扁食拌面


  扁食者,馄饨也。古语的叫法,当今只有福建沿用。上海人走进扁食铺一看,小馄饨嘛。


  看起来像,吃进口有点差别。我们的馄饨,照理应该靠两把菜刀剁出来,但是当今绞肉机横行的年代,变成烂呼呼的一摊肉糜。人家的扁食还是照传统,名副其实用条大棒把肉砸扁,两相比较,你说哪种好吃?


  小小一碗东西,吃巧不吃饱。不管厦门人还是上海人,都喜欢搭配拌面,一干一湿,配合得天衣无缝。所不同的,我们用细面和葱油,厦门师傅,喜欢扁面、花生酱和甜辣酱。说来简单,但用哪一家的酱料,比例多少,各有秘诀。就像扁食馅和汤的配方,一点细微的变化,口感即分上下。


  每个厦门人都有自己中意的扁食店吧,近二十年内,“劳松”应该是口碑最好的。店面普通,我去的那家分店连招牌也没有。只卖扁食和拌面两种食物,分大份和小份,仅此而已。味道相当本分,一点也不花哨。而且,没有味精,难能可贵。


  另一家的“美邻”,据说和“劳松”有点渊源。水准亦高超,店家开动脑筋,把汤骨上的碎肉削下,加上猪肝,品种一下子增加。有扁食、拌面、削骨肉汤、猪肝汤、扁食面、削骨肉面、猪肝面,拌削骨肉和拌猪肝。可单叫削骨肉和猪肝,加在扁食汤中。大师傅灼猪肝的手艺已至出神入化境地。汤中另加了冬菜,更惹味。


  劳松扁食:思明区角滨路35-3


  美邻扁食:思明区豆仔尾路




  虾面


  每次有人请我推荐厦门的食物,我总是不加思索地回答,“虾面!”


  虾面功夫全在汤上,狗虾虾仁剥出,虾头与虾壳拿来滚汤,熬到有一层红色的虾油浮现,下冰糖和猪骨再熬,几个钟头的慢工细活,一碗面卖几块钱,利润微薄,有多少人愿意坚持?做虾面的人愈来愈少,有水准的更是罕见,也许再过几十年,消失也不一定。


  吃时下点虾仁、油葱酥、芫荽和大量的蒜茸,面只是一两口的分量,吃巧不吃饱。


  做得最久的“新厦”已开了数十年,当年的老师傅林文乐立下规矩,只卖虾面,现在的老板是林老师傅的女婿,一个人身兼数职,又当伙计又煮面,每天只熬三锅汤,卖完即止,想吃的话一定要趁早。


  较新的“槟榔弟”我也试过,亦有水准。和新厦相比,汤中的冰糖下得更多,而且猪骨的比例增加,虾味没那么浓。“槟榔弟”除了虾面,兼卖沙茶面、炒饭、卤味等等。我的意见,两家都值得光顾,但是怀旧情结作祟,我还是喜欢老派的那家。


  新厦虾面:思明区人和路51号之10店


  槟榔虾面弟:思明区槟榔西里15号


  两家“再添”


  想领教地道的厦门小吃,但又不知从何入手的话,不妨选择“佳味再添”或者“吴再添”。


  都叫“再添”,有什么区别?从前是厦门小吃的泰山北斗吴再添先生自己的生意,解放后公私合营,收归国有。吴老先生如今已退休,把招牌收了回来。他家里开的那家,就叫“吴再添”,国营的改名“佳味再添”。


  就像上海的“王家沙”,是厦门小吃的百科全书。沙茶面、虾面、土笋冻、芋包、面线糊、烧肉粽、鱼丸汤,等等,数之不尽。水准方面,超不过那些独沽一味的小铺,但价格便宜,每一种食物都在及格线以上,做得像模像样,没有乱七八糟的改良。所以游客虽然不少,光顾的当地人更多。


  比如沙茶面的汤锅,我特地看过,内容有整鸡、猪骨和鱼头,是花功夫去煲的。这两家的芋包,在厦门食评专家“牯岭街少年”王颖辉兄看来,还是第一流的呢。


  友人“梅玺阁主”邵宛澍兄和我一样,把厦门列为最喜欢的城市之一。邵兄每次到厦门,一定会去“佳味再添”怀旧一番。


  佳味再添:思明区大同路49号


  吴再添:思明区禾祥西路美湖路25号之7号